分類
亞洲 仇恨歧視 國際消息 性別議題

首爾市官方孕婦指南引發眾怒

近日,首爾市政府於 2019 年開始提供給孕婦的一份建議指南,在韓國引起了強烈反彈。指南中建議,女性應在產前備好家庭必需品,以使家庭成員「不會感到不便」,還敦促她們清理冰箱、準備飯菜,找人照顧其他孩子,甚至就女性該如何保持吸引力提出一些建議,譬如:「把小碼衣服掛在容易看見的地方。如果你想吃的東西比應該吃的東西多,或想放棄鍛鍊的時候,看到這些衣服,你就會獲得動力。」此份指南完全將生育後代、家務勞動的責任,理所當然地施加在女性身上,全然漠視男性在家庭分工及分娩、養育過程中所應承擔的角色,還責成媽媽必須保持性吸引力。
 

分類
國際消息 性別平等 性別議題 歐洲

丹麥修正性侵定罪標準,沒有積極同意就是性侵

2020 年底,丹麥政府修法變更性侵害犯罪定罪標準,將過往「只有在暴力脅迫下發生,或者可認為被害人不能抗拒,才算是性侵害」的法律規定,修改為「只要欠缺積極同意,就是性侵害」。
 
上述丹麥政府修法歷程,反映出性侵害案件定罪標準的「典範轉移」。
 

分類
國際消息 性別平等 性別議題 美洲

美國眾議院通過正式文件中,必須使用「性別中立」的語言

美國政局近來輒為全球焦點,除了政權交接與國會動亂之外,另有一事亦被輿論高度關注,即眾議院修正新一屆的議事規則,史無前例地通過:此後眾議院公文應使用「性別中立」語言。
 

分類
亞洲 國際消息 性別議題 親權與離婚

結婚未必是好事,離婚未必是壞事

據報導,一名中國陝西女子李金蘭與其配偶楊執印共同生活將近40年,育有3名子女,李金蘭婚後發現丈夫脾氣暴躁,40年來動輒打罵,之前為了照顧未成年子女,李金蘭選擇忍氣吞聲,如今孩子都已長大成年,各自結婚生子,因此希望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向陝西黃陵縣人民法院訴請離婚。
 

分類
國際消息 性別議題 歐洲 變更性別 跨性別 / 雙性人

德國跨性別者,批評過時的醫療評估

2021年,正好是德國《性別變更法》上路第40年。現行法規雖無要求跨性別者進行強制手術,卻仍要提供兩張心理師評估證明,且要透過法院程序才能順利更改性別。對此,德國綠黨在去年6月提出法案,希望簡化換證流程,改採「自我決定」模式,不再要求跨性別者出示心理師證明;自由民主黨也提出大致相同的法案,而兩種版本都規定只要年滿14歲,跨性別者就能自由換證,目前皆在國會裡等待討論。
 

分類
亞洲 仇恨歧視 國際消息 性別議題 歐洲

在議場上「讚美」女性官員身材?男議員堅不認錯

2020 年底,俄羅斯爆發一場性別歧視爭議。共產黨男議員安莫索夫承認在某次會議上,盯著企業部部長薇索琪赫的胸部,並公開表示,「作為一個健康的男人」會一直留心女性身體散發的性魅力,理所當然。薇索琪赫立刻指出對方發言內容與會議無關,但男性議長卻向她表示,「妳無權評論議員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