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牧師訃文 激發英國校長出櫃

英國倫敦St. Dunstan College校長Nicholas Hewlett 日前在學校的「多元性別意識週」,線上向全校師生出櫃,坦然公開自己男同志身分及同性伴侶關係,也成了英國教育史上第一位正式公開出櫃的校長。

Hewlett 校長表示,自己非常遺憾沒能早幾年出櫃,因為在早期學校及社會觀感相當保守,學校同事甚至警告他,一旦出櫃就絕對晉升不了校長的職務,自己也因此一直待在暗櫃之中,直到上個月他讀到已故同志牧師Martin Preston的訃文,決定將牧師的生命故事與自己的出櫃化作多元性別週最好的活教材。

為什麼電影中的女性,不是蕩婦就是聖母?

知名演員綺拉・奈特利(Keira Knighty)近日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表示,未來將不再接演由男性導演執導的床戲或裸戲。對現在的她而言,去演繹「男性凝視」(male gaze)所塑造出的女性角色,令她感到非常不舒服。
⠀⠀
2018 年,奈特利就發表過文章,抨擊電影界男性同僚以他們的視角去形塑、限縮女性的樣貌:「他們告訴我當一個女人該是什麼樣子。要友善、要能支持他人,要漂亮但不能太漂亮,要性感但不能太性感,要成功但不能太成功⋯⋯可是我既不想當性感尤物調情,也不想當母親去照顧人。我只是想工作,老兄,可以嗎?我想表達意見並被聽見,『男性自我』拜託別再擋路了。」
⠀⠀
另一位早就受夠「男性凝視」的女星,是1992年因《第六感追緝令》打開知名度的莎朗・史東(Sharon Stone)。在該片中經典的開腿畫面,讓該片和她都聲名大噪,然而,多年後史東公開指控,事實上導演根本沒有徵得她的同意,甚至可說是用幾近誘騙的方式拍下那個場景。

瑞士國會通過性別承認新法

瑞士國會於 12 月 18 日表決通過同性婚姻法案的幾個小時後,於同一天通過了另一個開創性的性別認同新法。未來,跨性別者及雙性人不再需要透過法院程序,只要在民事登記處提出簡單聲明,即可變更其姓名及法定性別。如果新法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沒有受到公投挑戰,瑞士政府將宣布該法律的生效日期。繼丹麥、挪威、馬爾他、盧森堡、愛爾蘭、冰島和葡萄牙之後,瑞士可望成為歐洲和中亞地區第 8 個允許以自決模式實現性別變更的國家!

生育自由與性別認同,不該強迫跨性別者二選一

文|伴盟專員沈紜萱   11 月 30 日,荷蘭政府向國內的跨性別者發表道歉聲明。在 1985 年至 2014 年間,欲變更法定性別之跨性別者,皆被迫絕育、改變身體構造及賀爾蒙治療。   荷蘭政府表示,將對受到舊制度影響、被迫絕育的約 2000 名跨性別者,提供 5000 歐元的補償,至於詳細的補償辦法,預計將於明年夏天提出。包括荷蘭的倡議團體「荷蘭跨性別者網絡」(Transgender Netwerk Nederland)及國際倡議組織「歐洲跨性別者」(Transgender Europe)都表示,樂見荷蘭政府此一正式道歉並為傷害負起責任的行為。

原來是深櫃!匈牙利反同政治人物退黨辭職

歐洲議會議員薩耶(József Szájer)近日出席一場男子裸體性愛派對,違反室內應戴口罩與防疫宵禁,事後他發表聲明,為違反防疫規範與「不負責任」道歉,並辭去議員職位。   薩耶其實是匈牙利總理奧爾班(Viktor Orbán)領導的「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黨內高層,2011 年,匈牙利新憲法將婚姻定義限縮成「一男一女的結合」,薩耶正是起草人之一。薩耶的太太(Tünde Handó)為現任匈牙利憲法法院成員,讓這部高喊家庭價值的新憲法,地位更加穩固。而這部憲法對多元性別的影響不止於此,匈牙利政府在今年取消跨性別者變更性別,並禁止同性伴侶收養,層層打壓,更是逼得 LGBT 族群無所適從。  

教科書內容如何避免性別偏見?

英國最大的教科書出版公司—培生集團近日公布一項指引,要求內部員工編寫教材時應避免「下意識的性別偏見」,如「女孩是敏感的」、「男孩比較有自信」這類語句,更明定教材應提升女性傳統上的陽剛角色,反之亦然。   培生的指導方針是,把女性刻畫為企業主、粉刷房子、穿實驗室外套、修理汽車;把男性描繪成帶孩子上學、幫同事烤生日蛋糕、參加會議紀錄、當小學老師。此外,教科書中的機器人、動物也必須確保有女性角色,且動物角色應避免「刻板的女性或男性標籤」,如用長睫毛說明是女性,或藉打領帶代表男性身份。  

英國法院拒絕讓分娩的跨男登記為孩子的father或parent

英國跨男Freddy McConnell產下一子,向法院爭取將他登記為孩子的 “father”(父親)或性別中立的 “parent”,自2019-2020期間歷經三審訴訟,英國最高法院在今年11月決定不受理Freddy的上訴,該案後續預計會進入歐洲人權法院審理。 目前三十多歲的Freddy,從22歲時起開始以男性的身分生活,2013年進行睪丸激素療法,2014年進行雙乳切除手術。在2016年9月時,他開始計畫懷孕,先停用睪丸激素以確保可以順利受孕,並在2017年4月間依照英國性別承認法(Gender Recognition Act 2004)變更登記為男性後,接受精子捐贈,藉由人工生殖技術懷胎受孕,並於2018年1月產下一子。  

字典也需要落實性別平等 褪下刻板標籤

牛津大學出版社近日在倡議團體檢視下,旗下字典將「女人」(woman)這個字的其中一個釋義更新為「某人的妻子、女朋友或女性情人」(a person’s wife, girlfriend, or female lover),而不再是某個「男人」的妻子、女朋友或女性情人(a man’s wife, girlfriend or lover)。這個改變,讓「女人」一詞有了更廣泛、更全面的解釋,不再只是某個男人的附屬,或必須通過男性才能定義。不過,其實進入婚姻或親密關係也並非成為「女人」的必經之路,不論性傾向、性別認同、單身與否,都可以是「女人」。  

英國樹立女權先驅銅像,引起紀念雕像男女比例失衡討論

近日,英國北倫敦的紐因頓格林(Newington Green)豎立新的銅像,紀念英國女權先驅瑪莉.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銅像基座上寫著:「我不希望女人擁有支配男人的力量,而是要有支配自己的力量。」   早在「女性主義」一詞被廣泛使用之前,瑪莉.沃斯通克拉夫特已於 1792 年出版《女權辯護》,主張女人和男人都同樣理性,且女性並非天生劣於男性,而是在社會文化的傳統架構下,剝奪了女性接受教育的權利,使女性無法得到與男性相當的發展機會。  

英國首個全LGBT機組員火車,讓彩虹驕傲奔馳

英國第一個彩虹外裝與全LGBT機組員的列車「前進(PROGRESS)」,今年八月正式在英國西岸奔馳!   被譽為全英最大的「行動彩虹旗」、全長265公尺的「前進號」,是由英國私人鐵路公司Avanti West Coast所打造,希望藉此提升人們對LGBT族群的認識,並創造對乘客及員工都友善的環境,而且此列車將是一年365天經常性行駛,而非僅是暫時性的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