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教育部近日公布服儀新規定,明定寒流來襲時,學校不得禁止學生在制服外添加保暖衣物。這個冬天,日本政府也有新的服儀規範,學生可自行決定穿著,不再受限於傳統的性別二分制服。
長期以來,日本許多學者與公民團體針對校服嚴格的性別劃分與規範提出解禁的訴求。在 2015 年,日本文部科學省便曾發表《跨性別學童就學案例》公函,指出校服的性別二元限制對跨性別學生產生負面影響與傷害,並通知各級學校應顧及性少數群體兒童學生。
近日,日本經濟新聞採訪都道府縣教育委員會,得到了近年來各級學校改善服儀規定的數據。有超過 600 所的都道府縣立高中,為穿著校服設置選項、消除性別限制,除了在「女式」校服中增加長褲,有的高中也可以任意選擇「男式」校服或「女式」校服,讓男生也能夠穿裙子。部分沒有開放選擇的高中,若學生提出申請,也可依個人情況穿著自己認同的校服。除了為跨性別學生考慮之外,出於因應天氣變化、防寒等原因而引入這種制度的高中也越來越多。
在台灣,由板中於2019年發起的男裙週活動便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與討論,許多學校也紛紛針對服儀解禁。除了板中正式開放男學生穿裙子,建中也開放學生穿便服上學,並沒有限制學生不能著裙裝;而台中一中也曾有學生提出申請,順利穿裙裝上學。
儘管各個高中在近年對於性別二元對立的服儀規定有所改變,然而因各校風氣不同,開放的程度也有所差異。根據教育部於去年八月修正的學生服裝儀容規定原則,學生得選擇合宜混合穿著學校校服及學校認可之其他服裝(如班服、社團服裝),但在部分情形下,仍應遵守學校統一規定,譬如週會、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校慶等。
伴盟致電向教育部國教署詢問後,得知目前教育部服儀規定中所稱「混合穿著」指的是長、短袖與制服、運動服間的穿搭,不涉及特別去拆解性別二元制服的內涵。我們盼望在不久的未來,教育部在服儀規定上能看見跨性別學生的處境,取消各校制服設計及服裝規範上強制的性別二元限制,我們樂見制服可以朝中性化的設計,又或若要維持性別二元設計,那麼至少也該讓無論何種性別認同的學生都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