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國際消息 政治權益 美洲 跨性別 / 雙性人

順性別者多不願與跨性別交往,這是偏好還是歧視?

加拿大學者於2018年發表了一項研究(註),想知道人們跟跨性別者交往的意願。研究對近千位參加者發出調查問卷,詢問「你願意交往的性別」,而性別選項包括順性別男、女,跨性別男、女,或性別酷兒。結果,只有12%的參加者表示,願意考慮和跨性別者交往。其中,異性戀順性別者願意考慮的只有1.8%~3.3%,同性戀順性別者有11.5%~29%,雙性戀/酷兒/非二元中則有超過五成願意考慮和跨性別者交往。
 
2018年,英國新聞記者,同時也是跨性別女性的威洛比參加實境電視節目,在節目上和美國創作歌手吉納文聊天時,問他「你會願意和跨性別女性交往嗎?」當對方答「否」時,威洛比又再追問,「你會和女性交往,但你不願意和跨性別女性交往?」而吉納文則答「是」。這件事後續在推特上引發爭議。有些人認為,在擇偶對象中排除跨性別,是一種對跨性別的社會性歧視(非指法律定義下應受規範或處罰的歧視),然而另一派人則認為擇偶條件僅是一種個人偏好,與歧視無關。
 
首先必須注意的是,我們為什麼會有某些擇偶偏好,是值得好好檢視的。仔細盤點,我們對於「美」的想像,有很大一部份其實來自主流社會價值的建構。比方說女性就要瘦、嬌小,男性則應該高大、強壯、陽剛。不僅如此,主流社會的價值告訴我們,不符合這套標準的身體是不被欲求的。而現在網路交友平台興盛,各種排斥非主流身體的言論充斥,就容易形成非主流身體集體被排斥的現象。即使不容易在個人層面說這是歧視行為,這種現象也已經對擁有非主流身體及身分的人們造成負面影響。
 
再者,有些人會說他不是排斥跨性別者,只是對於性器官有偏好,或者考慮到日後繁衍後代,因此只能跟順性別交往。然而,這種想法可能也是源自於對跨性別的誤解。比方說,你可能很難在真正跟一個跨性別深入交往前知道他實際上有哪一套性器官,而且這其實也是他的個人隱私。然而如果你在那之前就因他是跨性別排除他,那你排除他真的是因為器官偏好嗎?同時,有些跨性別者也會在進行性別重置手術前,採取措施保留自己的生育可能,又或者他可能根本沒有進行手術。更何況,如果你不會因為一個順性別者不能生育就排除跟他交往的可能,那麼為什麼換成跨性別時卻會呢?
 
最後,可以再回頭看看原本的調查,會發現有過半的雙性戀/酷兒/非二元願意考慮和跨性別者交往。這代表甚麼呢?這有可能表示對自身性別有更開闊的想像或實踐之人,在擇偶的選擇上也就越開放、愈不自我設限。
 
擇偶決策的做成往往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沒有絕對的對錯可言。但既然每個人都值得愛與被愛,「學著認識並打破偏見」,恐怕是所有願意認真對待自身愛慾的人所必要踏出的第一步…
 
#讓愛自由
#不否定每一種可能
 
註:Karen L. Blair, Rhea Ashley Hoskin,Transgender exclusion from the world of dating: Patterns of acceptance and rejection of hypothetical trans dating partners as a function of sexual and gender identity,
分類
國際消息 性別平等 性別議題 美洲

看不到車頭難道是我的錯?

汽車廣告為了向大眾證明安全性,往往會釋出讓人驚心動魄的「撞擊測試」影片,車子劇烈撞擊的一瞬間,車內的假人在安全帶與氣囊的保護下,能夠避免劇烈搖晃或飛出。仔細看這些測試影片,有成人、有小孩,有在駕駛座、前座、後座,但資料顯示,車廠所做的假人測試幾乎都是以「男性」的體型和人體數據來模擬,而這種性別偏誤造成女性在車禍發生時受重傷及死亡比例均較男性更高。
 

分類
國際消息 政治權益 空間使用 美洲 跨性別 / 雙性人

美國聯邦第十一巡迴上訴法院判決肯認佛羅里達州跨性別學生Drew Adams有依照性別認同使用廁所的權利!

#跨性別使用公共空間權利
 
2020年8月,美國聯邦第十一巡迴上訴法院判決肯認佛羅里達州跨性別學生Drew Adams有依照性別認同使用廁所的權利!
 

分類
國際消息 性別平等 性別議題 美洲

何不留白?–台灣網路求職與會員註冊,無所不在的性別資訊

文|伴盟理事劉千瑜(美國紐約州律師)

網路儼然已成為台灣民眾生活不可或缺的空間。從人力銀行到誠品書店會員註冊,民眾常常都需要提供身分證字號或是性別資訊。即便有性別平等就業相關規範與推動性別主流化的措施,實踐上還有許多可努力的方向。業主以及網路平台如何可以打造性別平等與性別友善的線上與線下環境?
⠀⠀

分類
國際消息 女性權益 性別議題 歐洲

為什麼電影中的女性,不是蕩婦就是聖母?

知名演員綺拉・奈特利(Keira Knighty)近日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表示,未來將不再接演由男性導演執導的床戲或裸戲。對現在的她而言,去演繹「男性凝視」(male gaze)所塑造出的女性角色,令她感到非常不舒服。
⠀⠀
2018 年,奈特利就發表過文章,抨擊電影界男性同僚以他們的視角去形塑、限縮女性的樣貌:「他們告訴我當一個女人該是什麼樣子。要友善、要能支持他人,要漂亮但不能太漂亮,要性感但不能太性感,要成功但不能太成功⋯⋯可是我既不想當性感尤物調情,也不想當母親去照顧人。我只是想工作,老兄,可以嗎?我想表達意見並被聽見,『男性自我』拜託別再擋路了。」
⠀⠀
另一位早就受夠「男性凝視」的女星,是1992年因《第六感追緝令》打開知名度的莎朗・史東(Sharon Stone)。在該片中經典的開腿畫面,讓該片和她都聲名大噪,然而,多年後史東公開指控,事實上導演根本沒有徵得她的同意,甚至可說是用幾近誘騙的方式拍下那個場景。

分類
國際消息 政治權益 美洲 跨性別 / 雙性人

拜登簽行政命令,反對基於性別認同及性傾向之歧視

新官上任三把火,美國總統拜登剛上任,便簽署行政命令,反對基於性別認同及性傾向之歧視。其中,跨性別女性得否依據其女性認同而參與女性運動競技,引發熱議。
 
究竟禁止跨女參加女子組競賽是一種性別認同歧視,抑或允許跨女參加女子組競賽會破壞比賽的「公平性」?
 

分類
變更性別 跨性別 / 雙性人

印度雙性人權益新進展

今年1月中旬,印度德里保護兒童權利委員會(Delhi Commission for Protections of Child Rights,DCPCR)向德里政府提出建議,認為政府應禁止對雙性人嬰兒、兒童進行非必要的性別選擇手術。2019 年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政府已有對此類手術的禁令,源於該邦的高等法院判決認定應保障雙性人兒童的知情同意權。德里醫學委員會(Delhi Medical Council )對保護兒童權利委員會的上述建議亦表同意,認為應該推遲攸關性別的手術干預,直到當事人可以明確知道自己所要進行的手術,並清楚表達同意接受手術的意願。一切順利的話,接下來德里市政府將進一步完成相關的立法。
⠀⠀
反觀台灣,目前我國對於未成年雙性人尚無充分的立法保障。伴盟在2020 年的兩公約影子報告中指出,台灣的戶籍制度仍強制以男、女二元性別做登記,導致未成年雙性人在還不能表達、決定自身的性別認同前,便由父母或法定代理人決定其登記性別,全然忽視了未成年雙性人的權益。
⠀⠀
除此之外,雙性人孩子的身體也很可能在孩子無法明確表達意願前,就被粗暴的決定。現行衛福部於2018 年所發布的原則中,雖規範未滿12 歲之雙性人不宜執行醫療矯正手術,12 歲以上之雙性人要經過專業團隊評估決定是否執行手術。但此醫療指引並不具備強制力,衛福部也沒有明確的追蹤、查核機制,因此無從得知實務上,雙性人孩子接受手術的統計資料。
⠀⠀
伴盟在上述影子報告中,建議衛福部應該要設置相關機制,讓雙性人接受手術的統計資料透明化,藉由明確的機制與數據,才能得知雙性人孩子接受手術的情況,從而能確保並改善雙性人孩子的權益。希望我國政府能明確禁止此類非關性命安危的手術,讓雙性人能夠依照自我認同、由自己去選擇是否進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