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底,俄羅斯爆發一場性別歧視爭議。共產黨男議員安莫索夫承認在某次會議上,盯著企業部部長薇索琪赫的胸部,並公開表示,「作為一個健康的男人」會一直留心女性身體散發的性魅力,理所當然。薇索琪赫立刻指出對方發言內容與會議無關,但男性議長卻向她表示,「妳無權評論議員發言。」
事發後,幾位與會的議員為會議中發生的性別歧視,向薇索琪赫表達歉意。然而,共產黨卻支持安莫索夫的言論,還發表聲明稱,性別歧視與性騷擾是外部強加認定,議員只是想「誇獎」女部長。共產黨發言人尤先科更表示,部分共產黨議員也認為,說視線無法從部長身上移開,可視為高度的「讚美」。而當輿論譴責安索莫夫的行徑,他卻說部長的穿著本身引人遐思,有錯在先。
俄羅斯社運人士表示,性別歧視和譴責受害者的風氣仍然盛行,大眾的態度大多指向女性不檢點,俄羅斯人可能普遍並不覺得性別暴力、歧視、騷擾算是「問題」,因此,大多數女性都選擇沈默。傳統以父母權力為核心的家庭,「看到男性毆打妻子並不會覺得不妥」,而且「女性羞辱男性,遠遠比男性毆打女性更嚴重」。影響所及,#MeToo 運動全球發酵,在俄羅斯卻沒有相應的效果。
男性議員、議長以及政黨形成了父權的共謀,先將女性價值化約為性吸引力,並將矛頭指向女性穿著,認為女性如果感到羞辱,是咎由自取。女人既是男性的性幻想對象,又必須要承受道德檢視。和台灣政壇類似,歧視女性政治人物的言論也時常出自男性政治人物之口,女性參政挑戰了男性的傳統權力,感受到威脅的男性,就通過帶有侵略意味的凝視與言語,來貶損女性。女性地位持續上升,由女性擔任領導人的國家也日益增多,可是也同時存在著保守力量的反挫;俄羅斯政壇的性別歧視事件,正是厭女情結(misogyny)仍大行其道的鮮明例證。
要改善這種情況,仍有賴於在性別平等方面,教育、法律與政策多管齊下,培養人人都能「有意識的覺察」,讓尊重和理解內化為看待世界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