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國家斯洛伐克週六(30日)選出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卡普托娃(Zuzana Caputova),對當地LGBTQ社群是一大好消息!
卡普托娃除了是親歐的自由派律師兼環保人士以外,在同性婚姻、收養尚未合法的斯洛伐克,也特別友善LGBTQ社群,不但贊成同性婚姻與收養,也反對禁止墮胎。
希望她上任後,能夠促使斯洛伐克落實「伊斯坦堡公約」(Istanbul Convention),來保障婦女權益與性別平等,讓LGBTQ社群可以受到法律上的保障。
伴侶盟針對「伊斯坦堡公約」相關評論:
😵😵😵昨29日,東歐國家之一的斯洛伐克國會通過一項決議,要求政府撤銷「伊斯坦堡公約」的批准程序,此舉形同拒絕保障其國內婦女免受暴力與歧視的威脅,背後邏輯更是充滿對同志社群的強烈歧視。
「伊斯坦堡公約」(Istanbul Convention)由歐盟理事會於2011年提出,要求簽約國必須立法對抗家庭暴力、性暴力及強迫成婚等行為以保障婦女權益,雖然公約未直接寫到「同性婚姻」,但明訂立法範圍應涵蓋對性傾向、性別認同的保障,不得有所歧視。
斯洛伐克在2011年便已簽署此公約,卻遲遲未獲國會批准實施,因為保守勢力認為公約傳達的性別意識形態(gender ideology)違反傳統價值,將威脅傳統家庭結構,一旦施行這條公約,可能讓同性婚姻法制化而違背其「婚姻為男性與女性結合」的憲法。
面對昨日國會做出的決定,為女性暴力受害者提供諮詢服務的非政府團體Progresfem NGO表示,「這項公約遭到否決,是所有暴力受害女性的損失。」由此可見,當一個社會對同志抱持滿滿的歧視,不只會侵害同志族群的權益,很多時候甚至可能因此犧牲多數人的基本權利,導致兩敗俱傷。性傾向或性別認同是多元且流動的,面對多元社會,政府應立法保障而非鞏固歧視。
‼️不過,正值總統大選的斯洛伐克,在反貪腐、權貴的呼聲下,今30日很可能選出一位友善LGBT社群的女總統——親歐自由派律師卡普托娃(Zuzana Caputova),希望能為這個歐洲最保守國家之一的LGBT社群帶來轉捩點。
斯洛伐克總統大選相關報導:
女律師卡普托娃(Zuzana Caputova)相關報導:
德國內閣周三通過一個開放第三性別選項的草案,讓雙性人可以將性別登記為「其他」(德文: divers)。該法案是為回應去年底聯邦憲法法院判決現行法律違憲而來,案件事實為一名雙性人主張現行法除了男性、女性的選擇之外,僅能空白。法院判決德國政府應該立法承認男女兩性以外的第三種性別認同與標示(而非讓雙性人被迫空白)。
愛爾蘭首都都柏林(Dublin)在6月30日才舉辦過替LGBT發聲的「驕傲遊行」(Dublin Pride Parade),不料短短一個月內,超過數百人在28日又再度走上街頭,參與這座城市首次的「跨性別者驕傲」抗議遊行。據《愛爾蘭時報》(The Irish Times),示威者意在爭取更完善的醫療照顧,並要求改善保守的政、教體系。
德國法蘭克福21日舉行該國同志大遊行,提倡多元包容的價值,該國市府將鬧區的一處紅綠燈改為同性伴侶的標誌!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表弟蒙巴頓爵士(Lord Ivar Mountbatten)2016年宣布了自己的同性戀身份,同時也成為英國王室「出櫃」第一人!而在今年夏天,他將與擔任機艙長的詹姆斯•柯益爾(James Coyle)結婚。」
查看更多▶張詠晴/天下/2018-06-19
[法新社/2016-07-11]
法國衛生部2015年11月解除同性戀者獻血禁令的規定2016年7月11日正式生效。法國衛生署署長瓦萊(Benoit Vallet)表示:“解除禁令後,將會多出2萬1千名獻血者。”但同性戀者獻血的條件是12個月內沒有與同性發生過性關係。
法國過去33年來,基於愛滋病毒傳染風險,禁止男同性戀者捐血,但可能帶有病毒的並不只有男同性戀者,這項禁令實質上是對同性性取向人群的歧視。法國衛生部2015年11月決定廢除禁令,2016年7月11日開始生效。
[Jason Hovet/Reuters/2016-06-28]
The Czech Constitutional Court ruled on Friday that individuals in same-sex partnerships may be allowed to adopt a child, overturning a ban that it called discriminatory.
A Prague court asked the country’s highest court to rule on the ban after a man registered in a gay partnership filed a lawsuit when authorities could not list him as a suitable adoptive parent under the current partnership law.
〔編譯陳正健/自由綜合報導/2016-06-13〕
英國80間公立中小學祭出「性别中立」的校服政策,未來將允許男學生穿著裙子,到學校裡上課,希望藉此保護「跨性別兒童」的權益。不過,仍有基督教團體持反對立場。
男生穿褲、女生穿裙,是理所當然之事,但根據《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最近有40間公立小學,以及40間公立中學打破這項傳統。
[郭慧/風傳媒/2016-06-09]
近年來,俄國壓迫同性戀者事件頻仍,先是在2013年時,俄羅斯修改聯邦法律第5條《關於保護兒童免遭有害其健康和發展信息侵害》,禁止向未成年人宣傳「非傳統性關係」,遭到國際譴責。近來,更傳出有犯罪集團利用同志約會網站勒索同性戀者、侵犯同志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