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仇恨歧視 性別議題

說不出口的 #友善同志 彩虹跑道 🌈

簡至潔/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祕書長

花蓮縣吉安鄉化仁國小去年11月啟用了全縣第1座「彩虹跑道」,沒想到竟遭來反同團體抗議,認為跑道顏色竟然是「6色」而不是「7色」,質疑學校為了博取友善同志的美名,灌輸學生錯誤思想。
 

其實反同團體抗議「彩虹跑道」也不是第一回了,只是這回的抗議切入點相當有趣,頗有搶奪「彩虹」話語權的姿態,堅稱「7色彩虹」是傳統,「6色彩虹」是錯謬思想。事實上,彩虹是光線被折射及反射後產生的色散現象,因此嚴格來說顏色的呈現是「光譜」,確實不只是6色,當然也不是7色,因此反同爭辯彩虹應是7色,聲稱7色才是正確的,根本上也只是偽科學罷了(千萬不能這樣教小孩)。
 
至於學校設置「彩虹跑道」也不是新聞,翻找資料發現,全台灣已經有數十間學校設置彩虹跑道,設置學校從國小、國中、到高中,地點也分布在北、中、南、東,而且設置的顏色更是五花八門,有4色、5色、6色,也有重複的顏色,難道反同團體也要大聲抗議這些學校沒有把7色鋪好鋪滿?
 
歸根到底,反同團體不是真的在乎跑道顏色,而是在乎國小是否「偷渡」友善同志的觀念,當然這個質疑背後的居心就更是讓人啼笑皆非。在 2018 年反同公投後,教育部為了「符合公投意旨」,確實將《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3條的「同志教育」4字刪除,但取而代之的是更清楚說明性別平等教育的內涵,就是要求學校應提供「認識及尊重不同性別、性別特徵、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性傾向教育」的課程,顯見 2018 年反同志教育公投的題目本身,就是一個違反母法以致於就算通過,在實際上也不能執行、無法按反同團體心意來執行的標的。
 
相信化仁國小古淑珍校長也深知這個現實,因此一面否認彩虹跑道代表同志,但又一面說明「國小階段需要教導孩子尊重社會多元文化,傳達『不一樣沒有錯』。」台灣社會被反同公投侵襲已經超過2年,反同仍像是烏雲籠罩上空,時不時就像警總一樣盯哨教育現場。
 
雖然許多教育者仍秉持《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教育理念,認為應當教育學生了解多元、尊重差異,但「同志」在教學現場卻似乎成了「不能說出口的名字」,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讓人想起19世紀末因同性戀身分受審判的英國作家王爾德在法庭上被陪審團訊問,是如何理解與詮釋他的情人所寫詩句「我是不敢說出名字的愛」(I am the Love that dare not speak its name.)。 時至 2021 年,通過同婚將屆滿2年的台灣, 我們期待有更多教育者能大聲說出「同志」兩字,就算被質疑設置「友善同志的彩虹跑道」,大聲承認又何妨?
 
全文刊登於 2020.1.9 蘋果即時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10109/GVPDEXBE4JHY7MKFICIZJGHN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