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性別議題 教育權

王子與王子結婚導致倫理崩解?反同團體藉機生事

繪本《國王與國王》顛覆常見王子公主敘事,女王嘮叨逼迫王子趕快結婚,好接手治理國家的工作,而王子本身早已意識到「對公主不是很有興趣」。經歷多次相親,王子並沒有愛上哪位公主,卻和陪伴某位公主前來的哥哥看對眼了。最後,王子和王子舉行了結婚典禮,之後也都成為國王。

女王的說詞很典型,訴諸「其他王子都結婚了」,你不結婚就是不正常。相親安排上,除了不同膚色和不同技能的公主,有位公主議婚未成反而與侍從相愛;婚禮場面上,繪圖者畫了兩位王子互握著手預備婚約宣誓,底下觀禮者表情各異,也許不一定每個人都完全贊同,但仍在場觀禮而非破壞,維持尊重。文字上則補述了女王「甚至掉了幾滴眼淚」,沒有採取壓抑下一代的態度。

這樣一部敘事簡潔,畫風鮮趣,提供了王子婚戀故事的另一種想像的繪本,近日卻成為反同團體攻擊的標靶。

事實上,在同婚已經法制化的台灣,教育選材上呼應現況、持續協助打破歧視與僵化觀念,是理所當然。這一點顯然也得到了主管機關以及專家學者支持,因此,《國王與國王》入選教育部推動109學年國民中小學新生閱讀推廣計畫、獲文化部公告為「第41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文化部兒童文化館也推薦為「適讀年齡:國小中低年級」書籍。根據新聞報導,入選原因是因為能讓孩子們了解「愛無界線、理解差異」,同時也領會到「愛不能勉強」。

可是,反同團體故技重施,歪曲事實,固執其一元價值觀,指控此書包含同志情慾內容,可能導致家庭倫理崩解,孩童觀念錯亂等等,意圖左右視聽,插手性平教育。令人憂心的是,在第一時間教育部似未能堅定立場、正面處理這些荒謬質疑,而是提出退書選項作為回應;另根據「台灣青年民主協會」臉書貼文,由於反同團體施壓,新北市立圖書館因此將討論《國王與國王》是否適合歸類於童書。

這一事件顯示:即使同婚通過,並不代表歧視與打壓就此消失,保守力量仍企圖藉機發揮,剝奪孩子們接觸性平教材的機會,壓縮性平出版品的空間。實際翻翻《國王與國王》,就知道反同團體的指責完全空穴來風,這部繪本簡單扼要地改寫固有敘事模式,傳達出愛不是只有一種面貌,其訊息不單單只是「男生也能愛男生」,還包括其他人對於非傳統選擇的尊重,以及跨族群接觸的世界圖像,我們認為正是適合孩子們的好書。

向所有人開放的圖書館,是具有民主意義的知識寶庫,而知識更是反抗不公的必要養份。當反同團體意圖操縱社會認知、製造偏差輿論來打擊性平教育,伴盟期許公部門(包括教育部及各級地方政府、學校、公立圖書館等相關單位)能拿出勇氣撥亂反正,不同意見確實會需要回應與處理,但處理方式絕不是僅因有人施壓,就不明不白地讓步,棄守性平教育的實施。

▏圖片來源:「國王與國王」繪本
▏延伸閱讀【伴盟精選多元家庭、LGBT友善童書書單】https://reurl.cc/7oDk3D